3月31日,在第14个“世界帕金森日”来临之际,专家呼吁,对于刚被诊断出帕金森病(PD)的患者,应该重视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从而在有效改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PD患病率升高社会负担重。今年“世界帕金森日”的主题是“提高帕金森患者生存质量”。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张振馨教授指出,根据最新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我国65岁以上男性PD患病率为1.7%,女性为1.6%,比之前我国沿用20年的患病率高10倍(Lancet,2005;365:595-597)。WHO预测,中国25年后PD患者将达到500万,这意味着家庭和社会都将承担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PD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陈生弟教授告诉记者,PD患者的经济负担很重。根据陈教授及其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上海市PD患者的年人均经济负担为6039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5966元;在不同病情的人群中,占家庭收入的比率从16.08%(H&YI级)到28.06%(H&Y IV级),平均19.07%;而占年人均总收入的比率从40.74%(H&Y I级)到62.82%(H&YIV级),平均44.86%,即分别占到了患者家庭年总收入的1/5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将近1/2[MovementDisorders.2006,21(9):1439-1443]。
陈教授强调,该研究结果反映的是2004-2005年PD患者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医保待遇的提高,现在的经济负担肯定超过当时的数据了。
上一条: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有益补充
下一条:快速识别隐匿性抑郁症“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