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热线:024-56115266

一切为了大众健康

院务公开
让精神病患者得到人性化的亲情关怀
发表:辽健集团抚矿脑科医院 日期:2012-10-25

——记脑科医院开放性精神病科(四病房)

 

脑科医院四病房,是精神科男患样板科室,是医院各科室学习的榜样,在这里,主任刘汝震和护士长鞠跃霞提倡的是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最全面的人性化关怀,亲情般关爱。“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患者重拾健康,回归家庭,适应社会生活。哪怕你只是伸手扶持患者或是帮酣睡的病人扶正枕头、掖好被子,哪怕只是用语言安抚病人焦虑的情绪,这些都是我们的职责。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要做好。不仅是药物控制其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实行开放式的治疗,人性化的服务。”这便是刘汝震带领科室的服务理念,让精神病患者在治疗中、康复期参与工疗、音疗、娱乐活动,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和物理治疗是四病房的特色。

当一个家庭中有一个精神病患者,给其父母和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是相当沉重的,也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和担忧。与精神病患者打交道,是一件最磨人、最费心的事情,刘汝震带领病房全体医务人员多年来以慈母般的心,手足般的情,用大医的精诚为精神患者带来春天般的温馨,人间的亲情。

刚入院的患者经常是披头散发、浑身散发着恶臭,有的患者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无数次的督促下才能如厕,可有时仍免不了便在裤子上,护士总能细心的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帮他们清洗换下来的内衣裤,从未嫌弃过;打针、发药、铺床、输液、给患者理发、剪指甲、喂饭,她们的服务无微不至。一位受幻听支配的患者,认为馒头是用洗脚水和的面做成的,拒绝进餐,一位年轻男护士,为了让他消除疑虑,把分给这位患者的馒头掰了一块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向他肯定的点点头,这位患者被护士的行为所感染,慢慢的拿起馒头一口口开始吃起来…。一次,病房收治了一名慈善患者。家里又没有钱住院,是慈善总会与脑科医院联合开展的“精神康宁”救助项目使她得到救治。他病了十多年,冬天整日蜷缩在四处漏风的仓房里,一动不动的;夏天就在村子里乱跑,有时还把邻居的柴火垛点着,他的病不但愁坏了家人,更愁坏了村里的各家各户和村长。脑科医院急救车接他入院时,全村得闲的村民都到村口送他。入院后,护士帮她洗了澡,理了发,剪了指甲,给他换了一身干净的疗养服,当第二天,她的姐姐来看望他时,简直就没认出来,朴实的姐姐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目前的药物治疗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病人时,根据药物的疗效,病人的经济状况和当前的病情(急性期和慢性期)来综合选用较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合理的剂量,合理的疗程,尽量单一的药品,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常规,以保证精神病患者得到较好疗效。同时,给予患者配合多种物理治疗,如理疗、推拿、按摩使患者得到身心放松,改善抑郁、焦虑、恐惧的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患者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诚恳、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亲情的人性化关怀,虽然患者不合作、拒绝各项治疗护理,但在执行各项操作时都要履行告知义务,讲明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将患者不配合治疗的行为降到最低限度。重性精神疾病是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问题。面对这些特殊患者,医务人员要把握好“情、理、法”,脑科医院四病房既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又更善于融法入情,与患者有效沟通。

脑科医院四病房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着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关怀,竭诚帮助精神病患者脱离痛苦。

 

                                                 吴腊梅